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道路交通安全法十年执法遇困境
详细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十年执法遇困境

数据也可以印证这些:这10年,我国年均机动车增1500万辆,驾驶人增2000万人,机动车保有量超2.53亿;年均查处超速行驶4000余万起、客车超员19万起、无证驾驶250万起;近5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6.3万人左右。

中国式过马路、醉驾入刑、最严交规……不断涌现的热词也表明,道路安全在愈发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十年间,道交法在执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切实保障道路上的安全?

法不责众下的有法不依和执法尴尬

道路交通管理涉及人、车、路等诸多方面,保证交通安全的根本在人,守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法不责众”的意识屡屡挑战法规和管理,公众有法不依,执法面临尴尬。

2013年,北京、杭州、南京等城市交管部门纷纷开展行动,将行人及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治理纳入交通秩序整治工作的重点,通过曝光、纠正、教育、批评和处罚等措施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但是,记者在一些城市了解到,此类执法经常遭遇“软抵抗”:被罚行人并不配合,由于涉及面较大,处罚往往改为“批评教育”。

近日,在北京宣武门路口,记者看到,南北向的行人红灯亮着,东西向机动车左转的绿灯亮着,只有个别行人在等候,一大拨人已经走到了路中间,左转的车不得不摁喇叭提醒行人,甚至被行人逼停。被问及是否知道闯红灯违法时,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说,“知道啊,中国式过马路嘛!大家都走就走呗,也出不了什么事儿。”

而在一些小的路口,不管红灯绿灯,只要暂时没车,不少行人都是直接通过。“也知道不该闯红灯,这不没车嘛,习惯了。”在北京广安门外的一处路口,推着购物车的李大妈说,“再说,这路口的行人绿灯时间太短了,我们老年人走得慢,有时候还没过去灯就变了。”

“大家都走”的从众心理,“出不了什么事”的侥幸心理,红绿灯设置不那么科学,让一度被遏制的“中国式过马路”卷土重来。事实上,据公安部统计,2012年,全国平均每天有2人以上死于这很多人觉得不会出事的“闯红灯”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部分行人一直缺乏过马路看红灯的习惯,现在他们已经学会看指示灯,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对我们来说,处罚并不是目的,而是让每位交通参与者都养成安全、文明的出行习惯,维护道路安全。”广州市一位交警说。

“有时管有时又不管” 执法难在哪?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道交法为核心的完善的道路交通法律体系,更为主要的问题是执法过程中缺乏有效、长期、完善的机制。

记者在昆明几处繁华路段采访时,多位市民表示,对交警整治酒驾、闯红灯等举措是支持的,但比较困惑的是,同样是违法行为,有的被抓有的没人管。“你有时管有时又不管,总觉得被抓的是倒霉。”一位在等绿灯过马路的市民说。

而如何处理“中国式过马路”也是交警们最头疼的。记者采访的多名交警表示,在整治这项违规行为时,遇到的阻力比查酒驾大得多,许多执法难以落实下去。“你酒驾了,我只要记住你的车牌号就行,跑得了人跑不了车嘛,但行人横穿马路你没办法处罚,跑了就跑了,人多的时候他们还一起围攻警察和协警。”有交警表示,今年以来已经遇到多起行人打交警的事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钱佳凯认为,要想真正做到依法执法,除了继续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外,高科技执法手段的投入必不可少。而在减少交通违法方面,他认为需要继续完善交通设施。“就以广州为例,很多路段这方面还不完善,大老远的过马路,没有天桥,没有斑马线,红绿灯也调得不好,客观上都增加了司机和行人违法的几率。”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汽车时代,可交通参与者的思维还停留在非机动车时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副教授李蕊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至今只有十年,民众的交通守法意识普遍淡薄。要靠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既要对违法者依法追责,也要加强法律条文的解释宣传工作,让人们真正理解法规背后的安全意义。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4-1378
021-60531366
- 客服部
- 工程部
- 标牌部
- 渠道部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